雅斯培繼承了齊克果的所帶來的挑戰,他認為所有的存在物只能從外部探索,所以人類不能了解自我,因為想要了解自我就必須由第三者的外部著手。由於大部分的人類安逸的活著,唯有到達臨界狀態的衝擊時,人們才會被逼迫尋找自我。臨界狀態便是死亡、鬥爭、痛苦、罪惡,走過臨界狀態後便會了解到外部的支撐是沒辦法解決自我的問題的(還記得齊克果的三階段理論嗎?這裡說的便是類似於從審美層次過渡到倫理層次)。雅斯培認為存在便是成為自我,而一個人只能透過別人的眼來看清自己。而存在的本質可以分為7個:此在、一般意識、精神、世界、存在、超越與理性。此在是自身被一個世界環繞的生命,一般意識是普遍有效、客觀的媒體,精神帶來統一性與意義,世界是一切事物必須出現的空間,而以上四者被稱為內在涵攝。內在涵攝終究會被跨越,並被存在與超越充滿。超越是存在的可能,並且是自由的來源。理性是在這所有本質裡探求統一與發覺真理的力量。雅斯培認為自己的理論屬於存在哲學(有哲學體系),而不屬於存在主義(一種思辨)。
沙特是20世紀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他藉由演講、戲劇與寫作推廣了存在主義。著名的論述為:存在先於本質、自由之刑。存在分成兩種:在己存有與為己存有。在己存有就是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存在,而為己存有是人類有意識的存在。因此AI能不能變成為己存有便是諸多科幻片與小說的題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找艾西莫夫的作品來入門。由於在己存有不能涉及自身也無法涉及他物所以是不帶有虛無的正面存有,而為己存有因為被歷史束縛,可是又擁有超越現在投擲到未來這樣的可能性,所以造就了虛無的誕生。虛無便是改變了的自己否定了原先未改變的自己,又因為上帝已經死去,人無法藉由超自然力量來合理化這樣的改變,便造就了虛無。沙特表示:「人必須先存在、遇見自己、在世界中出現,然後才定義自己。」虛無的解決辦法便是面對虛無、承認虛無,然後勇敢的活下去見證自己的存在。
卡謬沒有系統性的哲學論述,和尼采類似,但留下了大量的戲劇、短文、小說。卡謬的核心理念便是,這個世界隱隱約約懷有敵意。人們在這個世界裡活著將會發現,不管怎麼詢問這個世界合一感、充實感、真理是什麼,世界都會否認並且保持沉默。卡謬稱這樣的狀態為荒謬,人們在充滿荒謬的世界裡反抗、企圖找到生命終極意義。並且出現兩種實行模式,一種是團結合作找尋真理,另一種是偏差的反叛形式,偏差的反叛形式為了追求生命終極意義而犧牲他人,最後導致了虛無與蔑視人類。卡謬認為,人應該在自己的可能性裡著手,尋找生命的尺度。
額外閱讀:
- 維基百科對存在主義的解釋
- dtv哲學百科
- 存在與虛無
- 異鄉人
- 罪與罰、白癡
額外聆聽: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